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郧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见闻

[复制链接] 0
回复
28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788

主题

1830

帖子

183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7 17:5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记者驱车驶出郧西城区,蜿蜒穿行于山间,不到1小时,一栋栋白墙灰一瓦的徽式“小洋楼”出现在眼前,青山碧水脚下绿树环绕,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户,整齐的太阳能路灯排列在路两边,村卫生室、农家书屋、篮球场、LED显示屏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正在葡萄园里施肥劳作……走进郧西县安家乡瓦房沟村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独门独院,干净整洁。谁能想到,4年前,这里的村民们还住在不通水电的高山深处。
  郧西是国家级山区贫困县,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在3509平方公里的版图内,有145万贫困人口仍然生存在山高坡陡,土地瘠薄、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住房危险的高山或二高山上,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后,郧西处于高山地区的土地退耕几乎达到100%。
  为治穷根,郧西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从2011年开始,该县已对2292户较为贫困的农户实施了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2014年郧西的生态扶贫搬迁工作考核成绩名列全市第一。
  记者来到搬迁户郑克明的屋门,院子花坛里的腊梅花开得正好,刚栽的小葱也探出了头。和这里所有的“移民”一样。
  郑克明的家是两层徽式建筑,面积有200多平米。走进屋内,一楼有客厅、餐厅、厨房等,主人将毛主席画像张贴在墙的正中,二楼有沙发、电视、冰箱等一应俱全。
  郑克明告诉记者,“搬家(迁)前,一家6口一直住在离这里10公里大山里,由于道路不通,平时出山只能走路,小孩、老人到镇里要走上半天的路。房子也很破,一下雨屋里就漏水,生活全靠种的玉米、红薯,在大山里活了人老几代,没想过能搬出大山,政府不光给我们补助了15万元钱,还分了当家田。”
  “现在什么都方便,跟住在城里没两样,空气还新鲜。我家的5亩地以每亩400元流转给了神武天滋葡萄酒厂,我和老伴每天在葡萄基地务工,我还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政府每年给我7200元的工资,我和老伴每年净收入在2万元以上。”说起现在的新生活,郑克明眉开眼笑。
  郧西县安家乡瓦房沟村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只是郧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一个真实缩影。
  郧西县委书记胡俟说,以往的扶贫模式大多是“输血式”就地扶贫,对散居在山高贫困人口,不但投资大、耗时长、不能稳定脱贫,而且不利于生态保护,而将他们搬出大山,可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还能有效保护生态。
  郧西结合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因素,采取能集中就集中,适合分散则分散,宜进城镇的进城镇不同的安置方式制定了生态扶贫搬迁规划。
  搬迁资金缺口大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普遍面临的难题。“让农民‘搬得起’,不仅是政府多投钱的问题。”郧西县委书记春俟说,通过资源整合、改革等,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每年整合扶贫、住建、发改、移民、残联等部门资金4000多万元,把搬迁标准从过去的8000元提高到了2-5万元,这些资金一部分通过“一卡通”,对验收合格的搬迁户进行了直接补贴。一部分用于配套水、电、路、诊所、幼儿园等建设,以改善搬迁户的生产生活环境。并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适当贷款支持发放贷款420万元。
  搬得出,还需稳得住、富起来。郧西高山扶贫搬迁与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到新村建设与产业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力争实现每个搬迁户有一项相对稳定的增收项目。制定了土地、就业、金融扶持、规费、惠农等相应配套政策,让搬迁户住得安心、放心、顺心。围绕中药材、烤烟、蔬菜、山野葡萄、桑蚕、核桃、茶叶、油桐、畜禽、旅游服务业等,结合果园采摘、民俗风情、避暑养生等资源特色,将一些新村建成旅游示范村,加强农户的职业培训,真正斩断“穷根”。
  郧西县扶贫办主任王直茂介绍,郧西已在2292户扶贫安置点发展林特、蔬菜产业基地20000余亩,建标准化山羊、黄牛、山鸡、生猪养殖小区300多个,开发旅游餐饮服务100多家,2014年户均增收近万元。今年,已启动生态扶贫搬迁1200户。
  “到2020年,郧西将完成16万余户、6万余人的搬迁目标,使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山民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和生存条件,实现脱贫目标,奔向小康。”郧西县委书记胡俟对记者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