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籍胡老先生讲一堂“真人历史课”

[复制链接] 0
回复
364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6

主题

75

帖子

7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1

积分
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3 17:2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0岁的胡先贵和78岁的房贵芝夫妇,是从6公里外的林庄过来的。房贵芝骑着电动三轮车,胡先贵腿脚不便,坐在后面。他穿一身旧军装,胸前挂了8枚依旧闪亮的军功章,耳朵聋得厉害。
  “俺老家湖北郧西,来山东已60多年了。”他乡音已改,浓浓的临沂话继续说道,“20多岁出来当兵,跟鬼子拼过刺刀。那时候吃炒面,喝凉水,住防空洞,但上了战场,大家都抢着干。这辈子大大小小打了20多仗,身上挂了三次彩。”
  “大清早他就起来,穿戴整齐,喊我拉着他来这看看,找找老战友的名字。”房贵芝说。周围十多个中学生,也凑过来,仔细听着,好奇地看着军功章,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这些都留给儿子,儿子留给孙子。”胡先贵摸着军功章说。
  中午饭点,老两口准备回家,正巧遇到86岁的朱立英老人。虽头一次见面,但似曾相识。
  “来这转转、看看,挺好。我盼着咱们这些人能在一起开个会,说说话。临沂咋就没人张罗这事呢。”朱立英感叹道。
  “好好活着,明年再见。”在胡先贵的余音中,房贵芝发动三轮车驶离。
  “想想那些人真可怜啊,一点福都没享。”坐在与共和国同龄的松树下,朱立英长叹一口气。幼时长大的村庄紧邻沂河,河东岸是敌占区,河西岸是根据地。15岁入党,小丫头就在沂河两岸为共产党传递情报。年纪稍长,汉奸报信,朱立英这条暗线暴露了,“他们想着逮我,三次都没逮着,得亏我命大啊!” 
  第一次,朱立英遭到公路上、河岸边两股敌人夹击。“我撒腿就跑,到河边上跳进去了。敌人就用枪打,河面上朵朵水花。我游到对岸,趴沙滩里不动弹。”
  第二次,可谓虎口逃生。鬼子呼呼隆隆地进村,朱立英来不及撤退。村中一位老大娘,急忙找来自己的大褂给朱立英套上,并用锅底灰抹黑她的脸,让她抱着自己的孙子。鬼子破门而入,刺刀哗哗地亮出来,抵着这位“临时妈妈”。“亏了一个汉奸眼神不好,瞅着没啥破绽,就吆喝着鬼子们摘柿子吃去了。那回真是害怕了。” 
  第三次,鬼子把朱立英的父亲抓走了。鬼子扬言,如果朱立英不站出来,她父亲就得掉脑袋。她决计“鱼死网破”,用自己换回父亲,“同志们死活不让我去,得亏根据地的特务营去把俺父亲救出来了。”
  虚惊三场过后,众听客长嘘一口气。有孩子把腿蹲麻了,起身跺脚。
  捏着记者的胳膊,朱立英的手哆哆嗦嗦:“能有今天,不简单啊。共产党救了中国,没有共产党,谁都做不了这个主。”
  “不能忘本啊,幸福都是这些老爷爷老奶奶换来的,要好好学习。”三年级学生程虹乔的妈妈,听完后对孩子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