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干旱笼罩十堰大地 农作物“早熟”几近绝收

[复制链接] 0
回复
243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01

主题

5284

帖子

5284

积分

论坛创始人

总斑斑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84

管理员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3 22: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3年8月19日,热气弥漫,李宪国站在村小组的地头上,心急如焚。
漫山的苞米地呈现一片金黄色,似乎是一派丰收景象。然而,这一切只是假象。现在是农历7月中旬,距离秋收还有一个半月。
李宪国是郧县南化塘镇南化村六组组长,连续数月的高温干旱天气已经将南化塘村烤成一片焦土,农作物不合时令地“早熟”,掰开玉米穗子,只有芯没有籽粒。李宪国说,他一辈子务农,从来没经历过如此干旱。
“火烧”的庄稼地
曹重彦是南化塘镇党委宣传委员,在南化村玉皇山上,他指着坡地上成片枯黄的苞米地说,这里就是整个南化塘镇今年秋收状况的一个缩影。
坡地上的玉米叶子干枯,地里套种的黄豆、绿豆等作物几乎没有果实。村民魏永发说,这里已经两三个月没下过一场透墒雨了,玉米勉强长出穗子,却很瘦小,被连续的高温蒸软了,黄豆等作物开出的花被太阳晒干后就结不出果实了。
距离秋收还有一个多月,坡地上已经有大片玉米被砍倒。李宪国说,这些玉米基本上都绝收了,只能砍下玉米杆喂牛。
李宪国说,他前几天到地里去,想要打点红薯叶子。然而,红薯地里的景象令他震惊,叶子焦黄,藤蔓发黑,看上去就像被火烧过。
南化塘镇位于郧县东北边陲,是郧县的农业大镇。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薯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黄豆、绿豆等。曹重彦说,南化塘镇以坡地为主,灌溉困难,农作物生长几乎完全依赖天气。
自2010年起,南化塘镇开始打造核桃大镇,着力发展核桃基地。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没有放过这些核桃幼苗,位于南化塘镇关帝村的核桃基地大批幼苗干枯,核桃产业遭受重大损失。
在南化村六组,一整片核桃林也几乎绝收。李宪国说,六组共有核桃林65亩,全组每户都有1亩多的核桃林。李说,他家的1亩多核桃树,往年每年都能收近200斤核桃,每斤核桃能卖到三四十元,然而今年却遭遇绝收。
人畜饮水困难
长时间的高温干旱,不止毁掉了地里的农作物,也给村民用水造成了极大困难。
村民张宗海说,他每天晚上都要起来接水,院子里的水管接不到水就去地势较低的人家去接。每天晚上,前半夜天热,睡不着觉,后半夜用水量小了就出去接水,整晚睡不成,张说,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两三个月。
张宗海家共有四口人,靠着2亩多地艰难度日,农闲时,张宗海会去镇上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天能挣六七十元。今年的旱灾给他家带来了毁灭性打击,2亩多地基本绝收,“工地上活路也少了,挣不到钱。”
村民雷文瑞说,他们家每天都要到河里挑水,挑一趟水要走半个小时,每天至少挑三趟才能勉强够一家5口生活用水。
像张宗海、雷文瑞这样挑水吃的村民在南化村普遍存在。曹重彦说,南化村村民用水来自于西河水库,干旱导致水库水位下降,水压降低,无法供给村民用水。
南化塘镇福利院位于地势较高的玉皇山上,由于自来水水压小,福利院的自来水不够用,依靠镇上的一辆洒水车从河里运水解决用水难题。受旱灾影响,福利院今年彻底用不上自来水。院长张守亮说,福利院共有252人,每天要运四五车水才勉强够用。
福利院有70亩庄稼、蔬菜等,原本自给有余。受旱灾影响,农作物大量减产,部分绝收,蔬菜也成片干枯。71岁的院民田启华说,他们除了生活用水外,还要给菜地浇水。干裂的土地“吃”水量极大,一桶水浇下去,迅速就没了踪影。张守亮说,院里今年第一次出现蔬菜荒,蔬菜供应紧缺,只能从镇上购买,这给福利院的经费开支带来巨大压力。
据南化塘镇人大副主席杜洪昌介绍,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使整个南化塘镇玉米受灾面积达21860亩,其中绝收7330亩,其他作物受灾5920亩。干旱导致16420人用水困难,8130头牲畜受影响。
杜洪昌说,为了应对灾情,镇领导迅速发动村镇党员干部,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开展抗旱自救工作;利用镇上的两台洒水车在公路沿线进行送水作业,尽可能缓解旱情;对辖区内的水库、塘堰、河流等水资源进行合理调度。
干旱持续,自救不可放松
南化塘镇的旱情只是郧县11个乡镇的一个缩影。据郧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江军介绍,自7月下旬,郧县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农业生产与人畜饮水遭受重大影响。截止8月16日,旱情共造成全县41万人、2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33万亩在田农作物受灾,其中严重受旱112万亩,绝收面积15万亩。大柳、南化、刘洞、谭山、梅铺、白桑、五峰等11个乡镇旱情严重,出现人畜饮水困难。
江军说,面对旱情,郧县县委、县政府迅速开展抗旱自救工作,要求各级干部认真核实灾情,争取资金帮扶;加强调度,科学配置水资源;保证人畜饮水,兼顾生产用水。目前,全县已投入抗旱救灾资金60万元,出动抗旱应急车辆20台,送水2850立方米。
持续高温晴热少雨天气致使全市普遍受旱。丹江口市、郧县北部、郧西东南部、竹山西南部、竹溪北部、十堰城区为中度干旱地区,其余地方为轻度干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截至8月20日,全市农作物(含经果茶林)受旱总面积28774万亩,占播种面积37%,成灾139万亩,绝收8万亩。全市因旱造成214万人、2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全市因旱经济损失达97亿元。
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夏廷毅介绍,郧县、丹江口已分别于8月17日、19日启动了抗旱四级应急响应,8月20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也启动了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全市迅速出动各类抗旱浇地设备深入农田浇灌受旱作物,400余座水库有序开闸放水,科学调配水资源。另外,全市组成7支县级抗旱服务队,深入灾区一线,架设抽、排机械,新建窑、井,出动运水车临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截至8月19日,全市已投入各类抗旱资金1790万元。
据气象部门预测,我市8月下旬前期维持高温天气,虽强度有所减弱,但最高气温仍在36℃左右。9月上旬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仍将持续和发展。
夏廷毅说,面对还将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决克服等天下雨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组织应对。
夏廷毅提出建议,希望各级领导深入重旱区,鼓舞士气;涉农部门继续组织工作专班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抗旱分类技术指导,帮助灾区农户开展抗旱自救,研究落实补救措施;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同时加大争取国家、省级抗旱资金力度。
谨记  回帖是对别人的尊重
工作原因 很少发帖 有问题直接短消息--Bstar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每每忆及,无不动情涕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