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郧西夹河关(资料图)
时隔70年的今天,郧西县81岁老兵黄堪忠仍然记得,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第十三旅与陕南游击队合编的郧山支队,在郧西夹河关奋战一天的壮烈场景。英勇的解放军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促使他主动参军投入国家建设事业之中。
■记者 蒋辉
一阵号声惊动整个夹河关
在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夹河关的学校早早停课。寒烟笼罩的夹河关街上,不时有各色小商人从金钱河坐船上来,叫卖生姜的、耍猴的、玩蛇的……他们三人一行、五人一伙嘻嘻哈哈,冷清的街道立刻热闹起来。他们边喊边卖,走遍夹河关每个角落。杂耍艺人还来到夹河关“吴家台子乡公所”门前,招来了“乡镇武装保安”看热闹。实际上,这些杂耍艺人是解放军派出的侦察兵。
三天之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一声嘹亮的号声惊醒了黄堪忠,他竖耳一听,号声是从夹河关金銮山方向传来的,金銮山可是夹河关最高的山。
响亮的号声唤醒了整个夹河关的街市民众和周围农村的百姓,黄堪忠立即起床出门想看个究竟。天将拂晓,朔风呼啸,白雪纷飞,街坊邻居听到号声也好奇地猜测号声的来源。“走,我们上街去看看。”大伙一眼望去,只见半面金銮山滚下一团团白花花的东西。街上一群人说:“这离得太远了,看不清,去泰山庙看看。”
此时,看稀奇的人更多了,大伙一拥而上。原来,国民党的金銮山被服仓库被解放军打开,几千套被服有的滚到夹河关泰山庙方向,有的滚下金钱河,有的滚向陕西马虎沟方向。
黄堪忠后来才了解到,解放军忙碌一夜,把这些棉衣棉被放滚下山,让人们捡去过冬。那时节,家里有棉衣的只是少数人,很多人都是破衣烂衫,能拿到这样的厚棉衣棉被比过年还欢喜。
解放军冒雪赤脚过金钱河
天已大亮,身穿军服的解放军顺着金銮山梁下山。茫茫大雪中,他们来到金銮山脚下的金钱河边,目的是攻打夹河关的“乡公所”。可一看渡船,早就被“吴家台子乡公所”装满石头沉入河里。
寒风阵阵,大雪下得愈发猛烈,两百多名解放军战士脱下棉裤,手拉手趟过齐腰的急流,走到河中间时,突然从“吴家台子乡公所”的背后传来阵阵枪声。经验丰富的解放军一枪未动,他们一边过河,一边笑着说:“敌人还有机枪呢。”他们胸有成竹,顺利趟过金钱河,上岸来到泰山庙前的道路上。大家各自分工,有些人被分配去“童家朳”“泰山庙”等地,近百名战士进入夹河关街道,直冲“吴家台子乡公所”所在地,里面的人员早逃之夭夭。
在暴风雪将停未停时,解放军还从“油坊沟”(今梅家沟)抓来两个在家的国民党青年军官。
此时,解放军在上下街和周围村落散发宣传单,召集群众开会。因雪天路滑,怕百姓受冻,会场就选在上街有名的“过街楼”——能容纳200多人的地方。解放军突然到来,一开始很多群众躲避逃跑,结果到会的男女老少仅150人左右,11岁的黄堪忠也是参会一员。
百姓学会十多首革命歌曲
解放军干部在大会上演讲,告诉参会百姓,共产党要让所有劳苦大众过上幸福太平的好日子,还要实行“耕者有其田”,再不受剥削受压迫,推翻旧世界。黄堪忠虽少不更事,但解放军的英勇和正义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会后,解放军还教给这些开会群众十几首简短的革命歌曲。70年后的今天,他仍记忆犹新,“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这首歌成了黄堪忠一生中最喜欢唱的歌。
解放军来到夹河关,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时间,却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如“春风化雨”,播种了革命的种子。这“种子”影响了黄堪忠的一生,1950年15岁的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之后他才听说,这支军队是解放军中原军区第十三旅39团1营与陕南游击队合编的郧山支队,当时支队的第一、二大队参与战斗。当天,他们从国民党第五战区夹河关被服仓库缴获长短枪支51支、子弹2000多发、手榴弹400多枚、军用服装1400多套。
郧(西)山(阳)县成立于1946年8月3日,全县先后建立了龙山、照川、西靳、东照川、漫川、东嵩6个区委、区政府,管辖山阳、商南、郧西三县部分地区。
郧山支队由郧山县委县政府领导,也成立于1946年8月3日。支队下辖3个大队,9个中队,27个分队和1个警卫中队,共800多人,不久发展到1100余人。郧山支队急行军一天一夜,突袭捣毁夹河关国民党被服仓库。返回途中,二大队留在六郎关,准备进击郧西县城,途中经过马安川,摧毁了国民党郧西县马甲乡公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