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秦楚网讯 通讯员 洪明林 黄涛
“师傅,请你把船开过来。”
伴随着一声呼喊,只听“突突、突突……”的机器声越来越近,一位身材瘦削的老人,撑着竹篙引导着一艘铁船缓缓驶来。
4月7日,记者来到素有“汉江入鄂第一渡”之称的郧西县景阳乡兰滩渡口,探寻这一即将消失的场景。将来,这里将建设兰滩口汉江公路大桥。
交通枢纽,惠及30万群众
兰滩渡口,位于汉江中游的郧西县景阳乡兰滩口村,与316国道、十天高速公路、襄渝铁路等隔江相望,南渡汉江即为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仙河镇和白河县冷水镇。这里山峦对峙,水流平缓,视野开阔,是理想的天然渡口。
历史上,因道路交通不便,汉江水道自然兴盛。兰滩渡口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湖北西北部和陕西南部的交通枢纽。从汉口运来的布匹、煤油、火柴、盐等“洋货”在这里上岸,由马帮携带,经郧西的景阳、上津、陕西的商州到达西安。同时,当地的桐油、麻、药材等“山货”也从这装船外运。渡口辐射两省三县10多个乡镇,惠及近30万群众。
时至今日,兰滩渡口依然是南来北往的要道。采访途中,记者偶遇一位河南籍的商人,常年往返湖北、陕西两省销售鸡苗,兰滩渡口则是他的必经之路。
船夫坚守,只为方便群众
来到兰滩渡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停靠在岸边的两艘渡船—一艘14米长的客船和一艘23米长的轮渡。
“以前乡上有个木船社,人还不少。后来,年轻人都出去闯荡了,就没人摆渡了。”四年前,50岁的景阳乡鱼池村村民张全贵,从村干部任上退休后,来到这里,与人合伙花10万元购买了目前这艘渡口唯一的铁皮客船,当起了船夫。为方便乘客往来,张全贵常年住在船尾一间4平米的铁屋里,里面有简单的床铺和炊具,粮是抽空上岸买的面条,菜是从家里带来的酸菜。遇有乘客呼喊,张全贵便发动机器,渡江5元/人次,智障儿童、残疾人等则免费。
与张全贵不同,今年27岁的张万平驾驶的则是载运量50吨的轮渡船。轮渡船属于景阳船社,由张万平、柯贤相等5人共同驾驶,5人中年龄最大的陈守海今年已经58岁了,他们也常年驻守船上。
日复一日,风吹日晒,船夫们个个皮肤黝黑,身板瘦硬,但眼神却是那样的深邃坚毅。
生活不便,群众渴求架桥
“小车15元,大车50元。”张万平熟练的打着手势,引导一艘装满细沙的货车驶上轮渡。
“河对岸卖40元/方,渡河后就200元/方,仅此一项我们盖房就要多花6000多元。“看着货车下船驶向景阳方向,家住兰滩口村的张万平感叹道。当记者问及为何会有这么大差价时,张万平无奈的说到:“没办法,都是这个价。这里上下几十里都没有桥,货物只能靠水运,你不要都不行。“
兰滩渡口常年客运流量达10万多人次,车流量4万多台次,货运量100多万吨,目前只能依靠仅有的几艘渡船。由于江上无桥,交通不便,2009年渡口还发生过一起7人死亡的意外落水事故。
多年来,渡口两岸群众多方反应和两省三县政府积极争取。2013年,兰滩口汉江公路大桥被正式纳入湖北“十三五”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拟建的兰滩口汉江公路大桥起点位于450省道,在郧西县景阳乡兰滩口跨越汉江,终点位于陕西旬阳县蜀河镇境内316国道。大桥建成后,可以一举解决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等大桥架起了,我们去县城、走亲戚、上西安、下十堰都方便了,我也不用撑船了!”张全贵笑着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