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郧西经济转型发展 保清水北送

[复制链接] 0
回复
250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02

主题

5285

帖子

5285

积分

论坛创始人

总斑斑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85

管理员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 13:1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湖北网台讯(郧西台:田歌)
导语:10月30日,在副市长沈学强的陪同下,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记者,来到郧西,就关闭黄姜产业,实现绿色发展进行深入采访。县长杨华林在接受采访是表示:为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郧西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如今,在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上,至今仍在艰难探索。
郧西县安家乡长岗岭村党支部书记毛德军,是郧西县发展黄姜产业的见证者,更是参入者;当年他响应县委、政府号召,带领全村群众开展黄姜种植,成为全县黄姜第一村;他自己仅黄姜收入每年就达20余万;在他带动下,全村2千多亩耕地种上了黄姜,2005年,长岗岭村实现了户户增收,家家脱贫的目标;当年毛德军用麻袋跳着700万现金上长岗岭,给农户兑现的情景,至今让毛德军激动不已。
【同期:长岗岭村党支部书记:毛德军:郧西号称是中国黄姜之乡,而我们是黄姜专业村,最大的村。买种子的时候上到一块八,我们亩收入可以达到7千元。我们老百姓的收入是很可观的。别人使钱数沓沓,我们长岗岭使钱是用麻袋往回装。】
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毛德军带着万难割舍的心情,表达了服从国家南水北调的大局,做一个服从组织的党员。同时,他也向央视记者反映农村发展所遇到的难题,请求上级在制定政策时,要向山区倾斜,更要向为服从大局,而做出巨大牺牲的水源区倾斜。
面对央视记者的提问,副市长沈学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丽媛和安家乡村干部、农民,都表达了服从中央大局,希望对水源区给予支持的愿望。沈学强、王丽媛等人,向央视记者介绍了当年郧西人,为了十几年的时间,开展科技攻关,找到了适合郧西生长的黄姜,赢得了中国黄姜之乡的赞誉,“十五”期间,黄姜种植面积已到30多万亩,年均上市黄姜量达8万吨。全县有黄姜加工企业达14家,累计生产皂素1400余吨,消化鲜姜20余万吨,入库税金近2000万元,实现GDP447亿元,占全县GDP的288%。
县经信局局长陈尊祥,把珍藏多年的黄姜资料,拿出来,供央视记者采用,当年的巨大付出和成功后的喜悦,都让他感到值得。
为保住一库清水北送,郧西必将经历一场转型发展的阵痛。近年来,郧西关停了14家黄姜加工厂和53家污染企业。从此按照“生态、集约、绿色”要求建设工业园区,坚持不再招商有污染、不环保的企业。引进和发展“无烟”企业300多家,同时也拒绝了30多家有污染的企业进驻,多年来保持着零工业污染的良好记录。
【同期:县长;杨华林:县委县政府通过不断摸索,发现了种植黄姜,是一个利县富民的好产业,十五期,我们黄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占全面工地面积3分之2。2007年,为了服务、服从国家大战略,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县里下定决心,把黄姜加工的相关产业关停,为此导致当年的财政收入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但是为了服从国家大战略,服务南水北调工程,我们仍然认为,当年关闭黄姜加工企业是值得的,为保护生态,保证一江清水北送,我们还是下定决心继续抓下去。】
杨华林还向央视记者介绍了:郧西以七夕文化为支撑,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接,把发展新型工业、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奋力打造 “文化旅游强县·十堰西北门户”的做法。
谨记  回帖是对别人的尊重
工作原因 很少发帖 有问题直接短消息--Bstar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每每忆及,无不动情涕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