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姓每滴,来看下你是不是从安庆过来滴

[复制链接] 0
回复
254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5

主题

80

帖子

8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1

积分
8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14 22:0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翻开宿松各族家谱,均发现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有大量的人口迁往陕南和湖北房县周边,是什么原因造成此现象的呢?下面依梅氏族谱记载的和有关史料作些探讨:

一、迁出户主的出生年代,据梅氏族谱(下称梅谱)记载最长者出生于康熙42年(1704年),年轻者在乾隆16年(1752)。户主带出的子侄辈出生于雍正3年(1726)至乾隆45年(1781),带出的孙辈出生于乾隆21年(1757)至45年(1781),在嘉庆年间(1796-1820)出生的迁陕者很少。根据上述年代算来宿松外迁人口高峰在乾隆16年至45年之间(1752--1781年)。

二、迁出户型据梅谱记载,一般是祖孙三代,尤其是其中第二代兄弟在四至八人居多。也有堂兄弟附着迁出的,笫三代(孙辈)人口数量绝对比笫二代迁出的少,一般三至五人。

三、外迁目的地,除少数迁县内和江南外其会都在湖北十堰与陕南交界处,具体县市有:

陕西紫阳县

陕西平利县下坝小乐伏沟、女花山、五棵树

陕西商南县老房沟大沟口、露沟

陕西蓝田县小石板沟

陕西白鹤县红石河

陕西山阳县胡家坪、东乡九甲段家沟           

陕西正安县枫树沟

陕西淅川县

湖北竹山县观音沟          

湖北郧西县水锡沟、城西古庙岭李家庄、火烧沟   

湖北房县大坪、麦须铺、唐家沟、烂泥湖、仙桃镇、黄泥沟

湖北郧西县上津分防府嵩山里六郎保高公潭

湖北老河口傅杨村 

四、外迁原因:据宿松县志记载,宿松人口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 只有102700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人口是391731人,嘉庆六年(1801)是401128人,道光元年(1821)人口减至301521人,上述康雍乾三朝92年中人口净增289031人,年均增加人口31416人,乾嘉27年中才增加了9397人,年均增加人口348人,按年均增长人口算嘉庆年间人口增幅只是前92年的百分之十一,这说明康乾盛世中宿松人口空前暴增,原有的土地和生产条件无法全部养活这增长的近三十万人,他们怎么办呢?解诀生存条件的途径有几条:首先去县内平原地区为地主看庄户屋,种租田,这必竟是少数人,是一家兄弟几个中的个别人;其次是在山区开垦高山梯田和梯地(现在宿松很多山上可以看到当年留下的梯田地荒芜,再也无人耕种的遗迹),高山开地种玉米、红薯、马铃薯。由于光照不足,产量不高,也难以吃饱,这种人一般是祖父辈较殷实,有山可开。后来也是外迁人员中的一部分;最难维持生计的是第三种人,祖父辈就只是刚刚温饱,父辈就是兄弟三至四人,这三至四人每人又生四至七人,他们就无法生存,这些人就只有外迁找生路。

五、为什么迁往陕南和郧阳地区呢?该地区地处湖广、河南、陕西、四川数省交界地带,山势险要,资源丰富,素为明皇朝所封禁,这与明初朱元璋派大将邓愈率重兵镇压农民武装将居民全部赶出“空其地”有关。后至乾隆年间,人口猛增,内地民众(包括当时宿松民众)还记着这片未被开垦的山地 (此时沿海民众迁taiwan及海外,山东山西民众闯边关) ,在没有政府引导的情况下,家族中自发先派人打前站,待了解情况或站稳脚根后,便携老带幼举家前往这次人口大迁移。在历史上应有记载,如果是官迁安庆八县一市志书也应有记载,可是均无,故以为此次人口大迁移是民间自发的移窄就宽之故。另外,宿松迁出人口大部原在大别山区,他们对郧阳及陕南山区生活适应,种植玉米、红薯、马铃薯的生产技术成熟,能够达到温饱也是迁陕南及郧阳的原因之一。

六、迁陕先民后来生活得怎样呢?这未经调查,有待与他们联系,对照谱载迁出人口数与现实人口方可了解一二。望有志同者协作调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