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博士诠释爱情疑问

[复制链接] 3
回复
261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4

主题

696

帖子

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7 22:2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郧西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人们心里,爱情导师的时代早已过去,大家都相信爱情没有专家。但实际上,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的爱情困惑是越来越多了。2009年8月5日~6日,被称为“爱情博士”的黄维仁在北京举行了三场活动,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人参加。带着收集来的爱情疑问,8月6日下午,记者“我”采访了黄维仁博士。

  陪伴性恋爱VS共度一生?

  记者:如今的大学校园,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对校园恋情都很潇洒,在一起时很开心,但并不把太多精力投入进去,到了毕业坦然分手,我们叫它“陪伴性的恋爱”。您怎么看?

  黄维仁:这个现象不只在中国,在美国也很普遍。在大学期间发展一种有节制的、暂时性的恋爱关系,不敢把真正的爱和太多的精力投入进去,因为“完全投资”,将来分手必定要受伤。
  我个人感觉这样很可惜。当然,毕业之后因为现实原因,很多恋人不能在一起,但人生最重要的是真情。大学时的纯真感情其实很难得,将来或许永远不会再遇到,草率开始、草率结束恋情,是很不明智的。

  记者:在校园中,我们如何才能知道遇到的对象能否共度一生呢?

  黄维仁:在西北大学,很多学生也问我这个问题。我告诉他们:如果你的恋人具备了以下三个Q,你就可以选择放心和他在一起了。
  第一是EQ(Emotion Quality)。能设身处地,能够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
  第二是LQ(Learning Quality)。愿意不断学习,不是老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具备一种谦卑的态度,尤其在人际关系方面。
  第三是SQ(Spirit Quality)。是指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对方的利益,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懂得认错和接纳。

  婚前同居VS保持独立?

  记者:目前未婚同居在年轻人中像一股潜流,您如何看待?

  黄维仁:我不赞成未婚同居。过早发生性的关系,会影响感情的判断以及亲密感的建立。如果肉体关系在心灵亲密感建立之前就发生了,会妨碍以后心灵亲密感的形成。打个比喻,先把一个建筑搭建好之后再用水泥去固定,是一个正确的模式。但如果框架还乱七八糟,就把水泥弄上去,既不科学也不稳固。

  记者:那么,婚前同居对今后的婚姻质量有怎样的影响?

  黄维仁:第一,不少同居恋人将来并没有进入现实的婚姻。第二,即使进入了婚姻,实证研究发现,婚前同居的人将来离婚率、外遇几率、暴力几率都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婚后性满足的程度也远远不如没有同居过的人。
  但是,如果同居时已经确定了婚期或肯定会结婚,那么可能不会对今后的婚姻产生破坏性影响。

  闪婚VS慢热?

  记者:恋爱中的男女一般都讨厌平淡,喜欢新奇、渴望激情,盼望能够遇到“一见钟情”的另一半,大家都觉得这样很刺激。

  黄维仁:我认为“一见钟情”是一种迷恋,而不是真正的爱情。你在还不清楚“对方是谁”的情况下就已经爱上了对方。而爱的根据或许就是表面上看到的极少的一部分,爱上了那一部分就以为爱上了全部。
  爱情一定是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了解以后才会根深蒂固。真正的爱情是完全了解了对方以后,还爱他(她),而仅仅被对方的某一种特性所吸引,拒绝接受其他方面,算不上真爱。比如你看到他(她)很幽默、机智的一面,就坠入情网,但你对他(她)其余的方面可能浑然不知。结婚以后,真实的全部暴露出来以后,你会发现不那么爱他(她)了。

  记者:但确实有这么一部分人,不仅一见钟情,还迅速进入婚姻,“闪婚一族”甚至成了时下的浪漫标签。您认为这对未来的婚姻有何影响?

  黄维仁:这实际上是一种速食爱情:喜欢现实的快速满足,将来真实的情况什么都不管。美国上世纪70年代就流行这样,嬉皮、反叛传统、追求理想。但后来的现实却变得非常丑恶———药物、吸毒、离婚等,并由此产生了很多破碎的家庭。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有所改观。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拥有幸福长久的婚姻,是现在美国青年的共同追求。其实每个国家都一样,幸福和快乐只能经过固定的爱情婚姻程式来获得。

  强势女友VS弱势男生?

  记者:一部韩国电影,让“野蛮女友”风潮不息。当越来越多的男孩不再痴迷温顺女生,而是将目光停留在具有暴力气质的女孩身上时,相应地,女孩也开始享受“女权主义”带给她们的快乐。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角色变化?

  黄维仁:我认为“野蛮女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她真,真里又有爱。所以,当我们看惯了温柔的爱情剧,突然有这样一股清新的风,自然引人关注。但是,探究到深层,两个人需要的是“真”,而不是野蛮。

  记者:如果生活中一个弱势男生遇到了一个强势又凶悍的女友,他自己难以在爱情中找到力量,女友也觉得他不够刚强,双方该如何调节?

  黄维仁:每个人的人生会经过不同的阶段,与不同的人相处。你可能某些时候是强势,某些时候是弱势,和某些人在一起是弱势,但和其他人在一起则是强势。
  爱情中的弱势男生可以把他在其他方面的强势慢慢地带回到亲密关系中,在爱情中找自信。聪明的女生也不会总是把男友的地位放得很低,因为她需要的是一个弹性男友,可弱可强。作为女生,最容易做的就是让自己偶尔扮演弱的角色,这样对方才有机会改变。

104

主题

696

帖子

69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6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22:2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溪生 于 2010-3-17 22:37 编辑

黄维仁博士《爱情心理学》 讲座 1
黄维仁博士简介: 旅美临床心理学家, 被公认为婚姻问题专家, 在美国被称为“爱情博士”。 擅长于婚
姻、 家庭、 群体与跨文化心理治疗。 现任职美国西北大学心理诊疗中心, 从事临床心理治疗、 督导与训练,
并在西北大学医学院任教。 黄博士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婚姻、家庭的心理学文章,也是备受欢迎的国际讲员, 多次应邀在美国、加拿大、新加波、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特区、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主持“婚姻家庭与心理”研
讨会。 最近四年, 受中国民政部邀请, 黄博士连续作为中美国际关爱家庭会议的主题讲员;2002 年的美国
国家祷告日, 黄博士作为三位华人领袖之一在白宫受到布什总统的接见。
黄博士是美国爱家协会(Focus on the Family)的婚姻家庭信息顾问,也是爱家协会的讲员与作家。 黄博
士所著《窗外依然有蓝天》 及《爱就是彼此珍惜》, 已经在国内出版。
我们今天很多的畸型性格,可能都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而且很多跟三岁以前的家庭环境相关。 一个
人如果很小的时候得不到关爱, 那么他将来会对父母没什么感情,对配偶的行为也会不正常。 我们往往会
说,天生就这样了, 性格永远也改不了了。 不是的,我们大脑有一块重要的区域, 他掌控其他的部分,而
这一块还可以不断的培养和修复,通过和人的沟通,通过和他人分享彼此的爱。
任何事情都是有科学的。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快乐, 而快乐与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
我们生在一个家庭, 就有和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关系,我们恋爱,就有和情人的关系,我们结婚,就有和配
偶的关系,我们有了孩子,就有了和孩子的关系, 我们学习, 就有和同学的关系, 我们工作, 就有和上司
下属的关系。。。我们从出生到死亡,就一直过在一个与他人的关系网中,因此,我们的快乐也就建立在这
个关系网基础之上。 我们都希望快乐,但是,快乐并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如果我们的方法不对,我们
为人处世的态度不对,我们可能永远也达不到我们的目标。任何事情都有正确的道,如果我们无知,看不
清问题,不了解正确的方法,我们就很会失败,我们就会得不到快乐,而且,我们还不会明白为什么会这
样, 永远在苦涩的漩涡中挣扎。 我觉得黄维仁博士讲的东西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不仅仅是方法,
更有看问题的角度, 理清了模糊不清的感觉(比如迷恋与真正长久的爱情), 一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应该如
何纠正等等。 总之, 这种“人的知识”就像数学知识物理知识一样, 会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里把握正确的方法,帮助我们得到或是创造我们想要的,也许是爱。我们经常不知不觉陷入困境,就像下棋不知不觉就输了, 但我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一步,我们甚至不认为自己有任何的错误。 每个人都受自身眼界,知识, 经验的限制, 如果不承认这些限制,将永远是井底之蛙。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是无知的。 要想达到更高的层次, 很简单——多学习。 学习正确的,科学的东西。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发表话语的信息爆炸的时代, 真知灼见被无知浅识低俗谩骂所淹没, 真理被谬误所掩盖,高尚被卑劣所驱逐。 意识形态被大众所主导, 就会流于浅薄, 无知, 荒谬。 一个技术论坛, 如果都是菜鸟,就会出现很多可笑很多错误的东西。 我们需要真正的专家。但是,无知的人往往自大。 所以, 我们更需要对专家的尊敬与谦卑。

活在爱中的秘决
在研究爱情关系时,我一直对以下几个问题有兴趣: *为什么婚后爱情的热度会直线下降? *为什么很多人结婚生子后, 爱子女的心远胜于爱伴侣? *为什么会有所谓的「致命的吸引力」 ?
我们不妨在这里谈谈所谓的「社会交换理论」∶ 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感情的帐户,一个微笑就是存了一笔爱的款项,一句尖酸刻薄的话等于提款。在现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夫妻多半没有机会存款、交流,而在各样生活压力下, 彼此挑剔的事情却日益增加, 显而易见, 帐户赤字会使两人关系不稳固。 而孩子对我们的倾慕、依赖,都让我们觉得被需要,增加自我价值感,所以都是存款; 同样地,当家里的伴侣一直抱怨和批评,不断提款,外面接触的异性却总是衣着整洁、温柔,那样尊重你,崇拜你。 可以想象, 外遇发生的危险性有多大!然而,「社会交换理论」 却有不能解释之处, 为什么一位功成名就的教授会突然冲动地拋妻弃子, 丢掉工作, 冒着身败名裂之险,不顾一切带着女研究生私奔?为什么许多妇女被丈夫殴打, 却不愿逃走?对这
些受虐妇女而言,最危险的两个时刻∶一是当她们试着离开施暴的伴侣时,一是当她们找到新的对象时,都可能受到生命的威胁。 爱情结束了,不是离开就好了吗?为什么有人会采取这么冲动、 这么原始的方式?

心里辅导运用
这里, 我们需要了解人的潜意识。 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我把它改成「要幸福快乐的人,没有不学心理辅导的权利」, 我们要如何确保一个好的爱情婚姻关系? 一定要去学习自我了解、了解别人,了解自己的情绪、 别人的情绪,有很高的情绪解读能力, 增加自己的情感智能(EQ)。不管你愿不愿意,当你和家人、同事相处时,都已经在运用心理辅导技术, 只是技术的高低不同罢了。
每当我们在学习时,要记得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使命∶如何让我们的家庭、社会变得更好一点?任何一个好的学习必须要学七次以上,同样的事情要从不同的人、 不同的角度来探讨, 才能深入。 很多人间的道理是一致的,但在简单中有很多复杂性。 许多人喜欢寻求一些简易的公式,例如“沟通四要”、“冲突五诀”、“幸福六窍”想藉这些来面对问题,但我很担心这样不下苦功了解却乱套公式的结果往往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好的动机不一定产生好的效果。
身为一个临床心理学家, 我常抱着一个初学者的态度, 永不停止学习, 我最好的老师就是我的个案们,他们在人生最关键的转折点,邀请我陪他们一起走过, 让我从他们眼中来看他们的世界,来经历他们的酸甜苦辣, 分享他们的生命, 这是何等的特权, 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功课, 很多人生智能。

概念的拼图
在我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曾有一个很深的体会∶ 刚进研究所时,觉得高等统计课非常枯燥、无聊,因为我是一个 people person, 喜欢和人在一起。 起初老师在台上讲什么我都听不懂, 在背景不足,概念尚未形成之前, 甚至连发问都不知道要问什么, 后来, 我耐心听同学怎么问问题, 耐心听老师怎么回答问题,就在这过程中, 锲而不舍地一个片段 、 一个片段, 一点一点的累积知识, 才开始有概念产生。 概念与理论极为重要,因它引导我们去分析,了解问题。它给我们一个看事情的角度, 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要到何处找有效的解方。好像天空中有很多电波,除非你发展出一个接收的频率,否则你不会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丰富的知识。「如果你真正了解, 你会知道怎么去做。」如何在一大堆信息中区分哪些是正确要用的 data,哪些是
干扰的噪音, 这是最重要的。良医、 庸医的差别就在这里,可以在很复杂的现象中,正确地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病因 。我读一本书或听一场演讲时, 只要学会一个新的概念, 有个新的启发, 我心中就雀跃, 觉得值回票价,所用的时间与精力没有白费。所以我相信, 在人生每一时刻, 和任何人交谈,只要这个人可以帮助你得到更深更新的领悟, 抱着活到老、 学到老的态度,你的人生就会不断进步。

深度心理学
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 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 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 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 但是, 因为信任、 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当人的感情被触动时, 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 爱情关系其实很像母亲与婴孩的关系,彼此恋慕、含情对视,都想把最好的献给对方, 不在一起时会焦虑、不安, 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爱的关系今与昔
唯有在恋爱中, 人的二个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满足∶ 一是无条件被人接纳,二是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别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 愈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你脆弱的自我价值感。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 心理愈没有安全感的人, 日后对伴侣的要求愈是加倍;过去受的伤, 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例如过去在家中被忽视的,现在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你注意力; 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现在会要求伴侣信任你,给你空间。彼此互许终身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 你却不给我? 在爱情中的人, 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对方,强求他来满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 是行不通的。 深度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 可以帮助我们在剪不断, 理还乱之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中, 找出一些
头绪,让我们在分析处理问题时,掌握较正确的方向。

移情作用
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 希望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很多人因为从小在某一方面心理上的匮乏, 一旦得到相关的满足, 不管人时地是否合宜,就掉进爱的陷阱了。 例如有位女士, 是第四个女儿, 从小在家中常被忽视, 有次与家人外出走丢了,父亲却浑然不觉。她从小自尊心低落, 觉得自己是个丑小鸭, 渴望得到父亲珍爱,却未能如愿。上研究所时,有家有室年近半百, 满有慈父形象的教授开始注意她,欣赏她时,她就觉得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教授,本无心要破坏别人家庭,却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 成了婚外情中的第三者。 许多外遇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每个人都情有可原,他们不是十恶不赦, 只是如你如我充满了人性的软弱。

广角及望远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照相机有广角及望远镜头,用望远镜头对准某一对象时,此对象变大,而其它对象就变成模糊的背景。 这就像肚子饿时去市场买东西会买得特别多,因为你的需求(食物)被放大; 可是当你吃饱后,需求又不一样了。食物像被广角镜头溶回背景中,但吃饱后你口渴了, 这口渴的需求又像被望远镜头放大了一般, 其它需求都变得不重要, 而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到这个新的对象,新的需求上,直到它得到满足,才重新溶回背景之中。起初,你也许期望一个慈父般的伴侣,但当你被照顾、 被关注的需求满足后, 你很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心理需求, 开始要求独立、 自主。 人是会成长会改变的, 冲突于是产生。我们刚开始从爱情关系中可以得到满足,但因为我们的心理需求会随人生情况而改变, 所以, 两人结婚以后还要不断适应, 不断学习才好。造成情人间强烈吸引的原因之一,是“The Quest To Be Whole”---“完整之我”的追寻。按照心理学大师杨格的理论,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人格。换言之,每人除了表现外在众人所见之“显性人格”外, 还有个正好相反, 潜藏心底的“影子人格”。 例如,“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觉型”。 通常,“分析型” 者着重逻辑思考与客观评断, 但是当他在强调与表现“理性”时, 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细腻多情“感性”部份的人格,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变成隐性的“影子人格”。“显性人格”的形成与先天因素有极大的关系,但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例如, 男性成长过程中,多被要求“喜怒不形于色”,“好汉打落牙和血吞”, 他人格中多情易感的部份便被深深压抑到潜意识中变成“影子人格”。当先天人格成份中“阳刚”“分析” 特性较强的男孩去念理工, 毕业后又在要求一丝不苟,毫无变通的环境中工作(例如美国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而身具“阴柔”“感性”特质的女孩去念人文,学成后又在文艺界工作,此时男女先天加上后天的差异就变得更大了。

急惊风与慢郎中
上帝是最有幽默感的,就像祂在自然界中创造磁铁“异性相吸” 的现象,研究人间爱情关系时,我们也常见“急惊风” 与“慢郎中”,“外向” 者与“内向” 者,“活泼的” 与“稳重的”,“分析型” 与“感性型”之间,彼此强烈相吸的现象。当一个人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 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潜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质。 例如,当“分析型”的男性与“感性型”的女性相遇时, 彼此常会充满新鲜欢愉。她丰盈流畅的情意, 往往会挑动他长久压抑心底感性部份的人格。与她在一起时,他那被深埋阴暗地窖的“影子人格” 开始见到阳光,感受一股从外注入,活泼新鲜的生命力, 使他深受吸引,觉得自己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受桎梏的心灵, 顿时得以自由释放。这个异性相吸, 彼此各得一线生命契机, 使自己尘封枯萎的“影子人格”重见天日, 得到露水滋润,与自己“显性人格” 整合, 发展出一个较完全, 较成熟人格之过程,我把它称为“完整之我” 的追寻。人要发展出一个“完整之我”是个非常艰巨, 要付上惨痛代价的过程, 所以慈爱又幽默的上帝就让这些异性相吸, 一见钟情的男女在蜜月期中, 先预尝了爱情天堂的甜蜜滋味,然后才让他们闭着眼睛心甘情愿地进入“磨合期”,在艰苦的“旷野”之中,让两人彼此在个性上“铁杵磨成绣花针”,继续发展“完整之我”。在磨合期中, 过去对方最吸引你的特质, 现在却成为让你最受不了之处。 过去你欣赏他的沉静, 理智,现在却是沉默愚昧, 不解风情。 过去爱他的自信果断给你安全感,现在却成了自我中心,事事都要主宰。如果正好相反, 过去女方爱上的是他的细腻温柔, 那么进入磨合期中, 她很可能就要抱怨他缺乏男子气概。同理, 如果过去男方被她的情感丰盈, 活泼伶俐所吸引, 现在就巴不得她停止“歇斯底里”, 唠叨不停。 在蜜月期中,人人都以为找到了完美的梦中人, 在磨合期中却发觉自己过去瞎了眼才会爱上这个对象。在磨合期中,我们都想努力改造对方,要对方变得完美, 像自己心中所订之“理想形象”(Imago)一样,这是亲密关系中痛苦最大的来源。

11

主题

606

帖子

6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6
3#
发表于 2010-5-11 19:54:4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错误的不是多情。而是看向多情的眼神。

11

主题

606

帖子

6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06
4#
发表于 2010-5-11 19:55:17 | 只看该作者
前十有我~
此贴必沉~
错误的不是多情。而是看向多情的眼神。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郧西论坛微信公众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