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论坛
标题:
【转】十堰籍作家海默对十堰的批判 (一)
[打印本页]
作者:
navy
时间:
2009-11-19 20:33
标题:
【转】十堰籍作家海默对十堰的批判 (一)
【转】十堰籍作家海默对十堰的批判 (一)
十堰夜景
文化符号:
汉江 道教 南方古猿化石遗址 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址 武当武术 李先念中原突围 杨献珍 神农架原始森林 神农架野人传说 郧阳三合汤 伍家沟故事村
经济符号:
东风重型车基地 武当山旅游
旅游去处:
武当山 神农架 野人谷 虎啸滩 仙女洞 驴头峡 四方山森林公园 青龙山恐龙化石群遗址
负面联想:
①没有机场、港口和码头,交通网络不发达。
②工业、农业、商业均无特色,缺少支柱产业。
③坐井观天小陶醉的十堰人。
城市营销闪念:
东汽总部的迁出,对十堰经济的影响,无论承认与否,都是巨大和长远的。十堰大可不必感到遗憾,因为曾经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是)十堰经济支柱的“汽车经济”本身就是国家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的产物,或者说本身就不是自己的。十堰与全国各中等城市相比,缺陷虽是明显的,但十堰也有自己的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从来都没有引起十堰足够的重视,比如武当山旅游经济的开发,比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比如农副产品的规模化经济,比如中草药材资源的开发和输出,比如利用“郧县青龙山恐龙化石群”、“伍家沟故事村”的新闻炒作和包装宣传十堰从而引进外资等等。
十堰,顾名思义,应该是由十条堰组成,实际上,现在我们在十堰连一条堰都找不着,城区也没有一条河流。走进鄂西北这个偏僻的边陲城市,我们感觉它更像是一口井,十堰人就生活在这口不深不浅的井里,学习、生活和工作,抽烟、饮酒和喝茶,自得其苦,自得其乐。
十堰很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因车而名的十堰只有30余年的历史,在这一点上,十堰很像是“内地的深圳”。
十堰是一座火锅海鲜川菜齐上、三合汤热干面麦当劳混吃、各种方言和普通话多声部合唱的城市。在十堰城里没有名胜可览没有古迹可看,东西南北杂糅的流行时尚构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多年前,在内地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上还是乘务员挤着卖票的时候,十堰市内就实行了无人售票和打卡上车;当北京、上海、广州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开始注重充满人文关怀的物业管理时,十堰就出现了“世纪花园”、“阳光花园”和“香格里拉”这样赶时髦的跟风楼盘。所以十堰在相对封闭保守的同时,又是一座悟性很高、反应很快、包容性很强的城市。
围绕在十堰城的周边,有“中国的多瑙河”汉江、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地球第四季冰川的“幸存者”神农架、还有闻名世界的青龙山恐龙蛋及恐龙骨骼化石群遗址和亚洲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遗址,这一切构成了十堰文化庞杂的“根系”,构成了这块土地的古老和神秘。然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坐落在这个文化圈中央的十堰市却成了一座文化的“空城”。
说十堰是一座没有“根”的城市明显不太合适,但十堰人那种被“悬置”的感觉却怎么也挥之不去,这从虚荣浮躁的十堰人的脸上可以一览无余。
“二汽”是“十堰文化”中一个不可回避但已明显过时的“关键词”。八十年代如日中天的“二汽”给十堰带来了空前绝后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浮躁,这种浮躁一直延续至今。十堰本应该培育出自己的文化个性,但好多年过去了,我们并没有明显地看到这种努力所产生的效果。身处庞大的文化“根系”的文化圈中央,不知道十堰为什么偏要选择盲目地“拿来”和模仿?“赶时髦”在十堰几乎成了先进、文明和富有的象征,广大的十堰人已经习惯了用一种嫉羡的目光看待那些赶得上也赶得起时髦的人。在城市建设面貌上也可见一斑,如果充斥城市的那些念出来别扭听起来更别扭的“量畈店”和“家俬城”之类的东西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这个城市的有些玩法就让人不太容易接受。例如,十堰为了规范城市的大街小巷,竟然毫无创意地低劣地模仿大连和上海,把“北京路”、“上海路”、“深圳路”、“安徽路”等名字毫无根据地泛滥地使用,让本地人和外来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从十堰的本土文化出发,极具十堰文化特色的好名字俯首即拾,为什么偏偏要舍近求远?
汽车工业是十堰市唯一的支柱产业。当初“二汽”定在十堰是历史的选择,如今东风总部迁至武汉沌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十堰面对这种尴尬而被动的局面,做出了许多成效不大的努力,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长期“靠汽车吃汽车”的十堰不得不重新回到“山水问题”上来进行深度思考。首先,竭诚加强与东汽公司的合作、以稳固十堰整体经济支柱,同时,借南水北调的东风,发展十堰的源头经济,配合西部大开发,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尤其是加速对武当山风景区的立体开发。现在十堰跟东汽的合作或者说跟东汽相互依存的关系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下去,所谓的“重型车基地经济”不会从根本上推动十堰经济的巨大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虽早已启动,如何借此“东风”来振兴十堰尤其是境内的丹江口市的经济,十堰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至少我们还没有看到与此相关的行之有效的宏观规划,最让我们忧心的是十堰对武当山立体开发的进展相当缓慢。
武当山需要“策划”!
“策划武当山”不仅仅应该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行为,更是一场思想革命,与武当山邻近的著名旅游景点河南少林寺的经验就是这场革命的他山之石。凭心而论,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少林寺都无法与武当山相比,但在开发和利用上,武当山却远远落在少林寺的后面。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注册。中央电视台在北京地坛公园举办的“中国印”展示晚会上,曾与武当拳齐名的少林拳表演出尽风头,不知十堰人该作何感想?面对WTO的挑战,少林寺就显得更加成熟、更加清醒,反应也更敏捷。面对21世纪正在席卷全球的“第五波财富”(保健业)的到来,如何弘扬以道家养生为核心的道教文化将成为“策划武当山”的关键所在。据权威资料统计显示,武当山2007年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00万,而少林寺在2005年旅游人次就已突破1个亿,相当于100个武当山。历年十堰市的“两会”上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强烈建议把“十堰市”改名为“武当市”,问题是如果不先把“武当”的牌子打出去,真的把“十堰市”改成了“武当市”又能如何?
文化既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又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十堰文化应该是武当文化和汉水文化互溶、互动、互补而生成的一种动静结合的新型的都市文化。十堰先后成立了武当文化研究会和汉水文化研究会。但终因这两个研究会的工作仅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在推动十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上,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未完待续))
作者:
信儿
时间:
2009-11-19 22:19
说的是那个味!
作者:
千池荷叶弄清风
时间:
2009-11-20 11:45
说道骨子里了!
欢迎光临 郧西论坛 (http://yunx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