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论坛
标题: 郧西籍八十一岁老人美梦成真 [打印本页]
作者: kvzvo 时间: 2017-3-21 15:27
标题: 郧西籍八十一岁老人美梦成真
八十一岁,身体有病,还有梦想,7年实现,是什么梦想?吸引患病老人寝食难安?
怀着激动和敬仰的心情,昨日,记者来到了三十六岩观音寺。
他不是异想天开、白天做梦、内容空洞的梦想家,而是全力以赴的实干家,计划自筹资金1000万元,用7年时间,建一座老寺厂,规模4000平方米,目的是保护文物八卦井。
有这个梦想的老人叫程良盛,西安卧龙寺释迦牟尼佛第一百零八代弟子释衍盛,现年81岁,患有冠心病,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虎坪村人。
(三十六岩观音寺住持释衍盛)
梦想很美,希望相随,心中有梦,大胆去追。实现梦想,千转百回。他第二个梦想要保护的文物叫“八卦井”。
据《郧西地名文化志》记载:“八卦井”。
(老寺场“八卦井”)
在观音寺的顶部,保存着一处完整的“八卦井”,井是用磨光的大石条砌成,呈八角型,井深5米,直径4.6米,井水清澈见底。奇怪的是,此井地处群山之巅,井水却常年积满,取之不尽。每逢冰封大地之时,井口就热气腾腾,白雾缭绕。
在观音寺西北角的崖缝边缘,有一个小泉眼,人称“五滴泉”,因其每分钟只能滴下五滴水而得名,无论春夏秋冬,天旱雨涝,这泉水下滴的速度始终不变,因而人们称之为“观音圣水”。当地流传这样一段民谣:“须弥山中一滴泉,滴来滴去几万年,有人吃着泉中水,寿比长生不老仙”。
观音寺住持释衍盛满面红光,笑容可掬迎接我们的到来。寒喧过后,听他讲述一生追求宗教信仰,自觉保护文物的故事。
释衍盛于1936年生于农民家庭,因家里穷,没上过学,10岁开始跟父亲、母亲学文化,舅父教的最多,半年后,能认500多个字。在生产队学过木匠,做过泥瓦匠,帮人家盖过300多间房子。小队会计、大队会计都干过。
年轻时在帮乡亲们盖房子时,他看到三十六岩观音寺被毁心痛,他就有一个小心愿,三十六岩寺庙拆可惜了,他想把它重建起来。释衍盛52岁时在安排好三姑娘出嫁的第三天出家。出家时,妻送夫,女儿送父亲,抱头痛哭。他来到湖北口三十六岩立子一柱香,许下建寺庙的愿望。当时三十六岩建的寺庙在文化大革命时毁掉了,但被郧西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释衍盛找到有关部门领导要求在三十六岩原址重建寺庙,保护文物,部门领导答复说,连出家人都没有建寺庙有什么用?他去找当乡长的哥哥商量,哥哥在外面走过一些地方,见过世面,他建议弟弟就到陕西西安,陕西话听得懂。
于是,他风餐露宿来到陕西白鹿源新教寺,拜常明方丈为师学习佛教文化。常明师父给他取名叫释衍盛。在白鹿源寺院学习三年佛学,又转展到西安卧龙寺学习管理寺院6年,期间自修佛学、哲学、建筑学等。
带着保护三十六岩文物的第一个梦想,1997年,释衍盛学成回到三十六岩,搭了一个草棚筹建三十六岩观音寺,将建筑材料用汽车只能运到三十六岩附近的袁家垭,距离工地还有14里地,用背笼背,一次100多斤,一天背3次,水泥、砂子、钢筋运到三十六岩合5分钱1斤运费,材料运费比成本还贵。青砖买不到,就打石块代替。带着保护三十六岩观音寺文物的使命,每个月背上草鞋,脚穿草鞋,步行两次去西安卧龙寺,一次需上山下岭走300多公里到西安卧龙寺求居士凑善款几百元或上千元,拿回来付匠人工资。
吃尽千辛万苦,历时12年,步行172800华里,穿烂3456双草鞋,靠本乡在外创业人士捐资和西安卧龙寺善款共300万元,背运沙、石、钢筋270万斤,依山就势在三十六岩寺院旧址上建成90间高矮不等,宽窄不一,进深不同的寺院,建设期间,重重困难就像三十六岩沉重压迫着他,他也想过打退堂鼓,但一想起红军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浑身又来了劲,咬牙坚持下来。释衍盛的第一个保护三十六岩观音寺文物的梦想得以实现。
好事多磨。因地基下沉,观音寺建筑物墙体上出现宽2-3cm长1-4米的裂缝,寺院成了危房,需要搬迁,释衍盛住持正在为选新址发愁时,原宗教局副局长王隆梅建议,新址就选在原观音寺脚下的庙坪。
从2009年开工建寺,到2016年完工,历时7年,征地20亩,释衍盛住持爬山涉水,往返西安14次,行程100800华里,动员本乡在外创业人士及西安卧龙寺善款共500万元,建成观音寺新寺院,占地1118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现在的三十六岩观音寺
地处湖北关附近的茫茫群山里,有一处迷人的佛教圣地,名曰“三十六岩”,因其主体悬崖高三十六丈而得名。
三十六岩地处险境,被延绵的群山层层环抱,岩壁刀切一般,崖间有一陡峭的天然石级小径,几处半岩洞状大凹建有许多萧然石穆的建筑,这便是三十六岩佛教寺庙的处所--新观音寺。观音寺有观音殿、三圣殿、娘娘殿、祖师殿、十王殿等多个殿堂,建筑萧穆庄严,雕梁画栋,佛像林立,栩栩如生。据载,现在描述的是重建的观音寺。原建筑始于唐、盛于清。文化大革命时被毁。此建筑是释衍盛筹资300万元,历时12年重建的。
年竣工的观音寺红墙红瓦,万丈阳光照耀寺院,寺院像一朵硕大的红牡丹艳丽绽放。寺内烛光辉映、香烟缭绕,一派仙风道俗。阳光透过树叶灿烂地照进寺内,那种安静,萧穆,美得想让你痛哭一场,佛教文化对你的浸润入骨髓,今生今世不愿离开,始终让人对观音寺有一种渴望,有一种向往。此时释衍盛住持已80岁了,为了不让保护观音寺文物的愿望落空,他奔波操劳19年,该歇歇了。两座寺院,建了19年,在19年中备受煎熬。而事实证明,煎熬给了他前行的动力,于是,二座观音寺,成为他保护文物的经典之作。
然而,当他翻山越岭来到三十六岩顶部的“八卦井”, 八卦井也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需要保护。他激动不已,八十一岁,壮志未酬,他计划,再奋斗7年,筹资1000万元,在三十六岩顶端,再建一座寺,保护文物“八卦井”,建房90间,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让文物“八卦井”得到有效保护。
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郧西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2012(26)号]郧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36处)编号:19,分类号:14,名称:八卦井,年代:明代,地点:湖北口三十六岩村五组。
这正是:一生努力,丰碑两座,八十一岁,美梦成真。
更难能可贵的是释衍盛不是光做梦不实现梦的梦想家,而是将美梦一步步落在实处。“八卦井”的寺院,取名叫老寺厂,目前通往“八卦井”老寺厂的道路已修通,已备檩条200根,自筹资金7万余元。
这个具有魔力的观音寺吸引了大批湖北、陕西人,大家一起诵经持咒,建院修寺,保护文物,把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如今,每月的初一、十五、三十六岩观音寺香火旺盛,郧西、陕西3万信众把这里当作精神洗礼的源泉,心灵归属的港湾,求子、求福、求婚、求学、求健康、求事业有成、求五谷丰登……
“弃恶、扬善、爱国爱教感恩……”让佛教文化走到每一位群众身边,将佛教的触角延伸到寺院之外,去感触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和悲喜人生。
不喧哗,自有声,观音寺有温暖。在三十六岩观音寺中,有一位名叫王蔡均,36岁,泗峡口龙王滩的人,在册贫困户,父亲腿有残疾,母亲不会说话,他本人是个驼背,不能干活。他去年来到三十六岩观音寺,释衍盛主持收留了他,该寺已收留贫困户达10多人。
我问释衍盛主持,你都81岁了,还有一个梦想和一个7年计划,这个梦想和计划难吗,能实现吗,他笑着告诉我,知人难,做事难,知难不难;学佛好,诵经好,学好便好;他呼吁保护文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保护文物,鼓实劲做实事。
感动中国弘扬佛法传递温暖,成就伟大,贵在精神。
为了将他的七年计划,保护“八卦井”的梦想变为现实,首先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身体没了,再好的梦想也会化为泡影。按时服用冠心病药物,积极治疗疾病,致力文物保护;其次是拒绝奢华行为,回归节俭本色。人家居士供养给释衍盛和观音寺的生活费,他都一律节约,舍不得买吃的买穿的,在三十六岩观音寺,他生病也不开小灶;他出外,从不住旅馆,一律住寺院(吃住免费);将观音寺200多个灯泡一律换上节能灯泡,冬天再冷也不烧电热毯,买个冰箱,至今舍不得用,每年仅电费一项节省开支2000多元;吃饭桌上掉落一粒米,也要捡起来,送进嘴里,就连饭吃毕,也要倒开水涮一涮喝下去;不来客人,每餐吃饭一至二个菜,节约一粒米,节省一度电,省下一滴水,节约一分钱,日积月累,为保护“八卦井”文物作出大贡献!
八十一岁,梦想成真,保护文物奋勇争先。
释衍盛自觉珍爱保护家乡文物的事迹令人感动,从这事迹中,得到一些启示:两座观音寺的建成投入使用,历时19年,像释衍盛主持这样既有崇高理想目标,又有严密组织和社会动员能力(动员1000余人捐善款800万元)与施工管理能力的团体,他们能在当今有些人无利不起早,不花国家一分钱,干出两件保护文物的大事,值得世人学习。
你与众不同,你有梦想,你有力量。有梦想,不算成功,二十年如一日,将梦想变成现实才是真成功,释衍盛,向你致敬!
一遇事,叫苦叫难,而你已81岁,身体还有病,天大的事也难不住你,还勤勤恳恳奋战在保护文物的岗位上,如果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在湖北省郧西县文物保护史上,有这样一个释衍盛,太有远见了,太能干事了,确实像神仙一般的存在,让世人景仰;郧西居然有这么一个牛人,这么一个神人,有这么一个男人,有这么一个理想主义者。
百年以后,释衍盛已故去,但他的名字和三十六岩观音寺和老寺厂同耀苍穹。这正是:八十一岁不畏难,保护文物作贡献,奋斗7年园美梦,爱国爱教善举获点赞。
欢迎光临 郧西论坛 (http://yunx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